截至2017年5月,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,教学成果奖3项,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,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、教学团队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5个,精品视频公开课、精品资源共享课、精品课程等3门。
学校共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,特色专业8个,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,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,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3个,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3个,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,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,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,教学团队9个,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,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,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,精品课程37门。
学校拥有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1个,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。学校设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,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(含临床医学院2所),临床教学医院24所,专业实践教学基地58个。
国家级特色专业(4个):药学、临床医学、基础医学、护理学。
福建省特色专业(8个):应用心理学、医学检验、社会工作、临床医学、口腔医学、药学、护理学、预防医学。
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(1个):护理学。
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(7个):临床医学、药学、预防医学、口腔医学、医学检验、应用心理学。
国家级教学团队(1个):人文护理学教学团队。
福建省教学团队(9个):组织与胚胎学教学团队、人体解剖学教学团队、内科学教学团队、眼视光学教学团队、毒理学教学团队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团队、病理学教学团队、人文护理学教学团队、药理学教学团队。
国家级精品课程(1门):护理管理学。
福建省精品课程(37门):护理学基础、卫生统计学、药物化学、口腔颌面外科学、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、卫生化学、机能学、急救护理学、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、实验诊断学、牙周病学、营养与食品卫生学、预防口腔医学、预防医学基础实验、分析化学、口腔修复学、临床血液学及血液检验、流行病学、内科护理学、外科护理学、外科学、医学微生物学、组织学与胚胎学、儿科学、护理管理学、生理学、卫生毒理学、行政管理学、生物化学、眼科学、药物分析、耳鼻咽喉科学、神经病学、药理学、内科学、人体解剖学、病理学。
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2个):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、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。
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13个):计算机基础与医学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生物信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、基础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、心理与行为实验教学中心、药学专业技能实验教学中心、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、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、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、临床技能教学中心、药学实验教学中心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。
福建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(1个):口腔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。
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(1个):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。
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(8个):应用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“三段式实践型”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模式、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“应用型”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。